寶寶出生之后,爸爸媽媽們因為小天使的到來而興奮,同時也為這是個不會說話的天使而擔心。但是,我們必須要和寶寶交流哦?具體應該用什么方式呢?
有人認為,新生兒除了睡覺就是吃奶,只要身體健康就行了,親子交流要等寶寶長大了再說。但其實你并不了解,小寶寶也需要情感交流。
與新生兒非語言溝通交流的方式
注視著他
熟悉寶寶肢體語言的最佳方式,就是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,仔細觀察他的反應,你會慢慢了解他表達情緒的非語言方式。
觀察寶寶情緒
將你所觀察到的寶寶的情緒、行為表現聯系在一起,你會越來越了解寶寶,當寶寶做出某種肢體動作時,你就會明白寶寶想要表達什么意思。
為寶寶做撫觸
溫柔的安撫和擁抱是一種愛的交流,寶寶很喜歡媽媽常常撫摩自己。這種通過皮膚傳遞的愛意使寶寶避免了焦慮、害怕等負面情緒,在大腦中產生安全、甜蜜的信號,既滿足了心理需求,又可以促進智力的發育。
注意表情
新生寶寶能注意到不同的表情,如果你對他做出夸張的表情,他就會目不轉睛地看著你。而且有的寶寶天生就具有模仿能力,當對他做出吐舌頭的動作時,他也會學著吐自己的舌頭。
在所有的表情中,寶寶最喜歡看到的還是媽媽的微笑,這說明他能夠記住這個表情代表的是安全和甜蜜的信號。多和寶寶做表情游戲,眨眼、皺眉,不論哪種表情,寶寶都會專注一段時間盯著你的臉。
腿與腳的擺動
當寶寶躺在搖籃中,強而有力地踢著他的雙腳時,通常表示他此刻很高興或是很興奮,不過,也有可能是他不高興或痛苦,父母要配合他的臉部表情或其他肢體語言所傳達出的訊息,一起解讀。
與新生兒的交流對寶寶的好處
新生兒天生就擁有很多能力,盡管他們不會說話;不要抱有“寶寶什么都不懂”的想法而忽視與寶寶的交流。
不能因為工作繁忙等原因忽視和寶寶的交流,只有積極的親子關系,才能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。
新生兒的行為、感情發育需要父母來引導,用愛心培養自己和寶寶的關系,對寶寶早期智力開發有非常重要的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