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乳喂養是上天賜予每一位母親的本能,也是媽媽送給寶寶最珍貴的禮物。
母乳不僅是嬰兒的完美口糧,哺乳還能降低媽媽患乳腺癌的風險、有利于媽媽身材恢復。
但是,曾有一份對中國母乳喂養影響因素的調查顯示,6 個月內嬰兒純母乳喂養率僅 29.2%,低于 43% 的世界平均水平。
母乳喂養,對于很多媽媽來說,并不全是美好。
但凡經歷過母乳喂養的媽媽,可能都體驗過母乳喂養的艱辛。
我們或許會陷入沒奶,追奶,再拼命追奶的痛苦里,無限循環。在缺覺、漲奶以及乳腺炎的折磨里,無限掙扎。
圖片來源:Giphy.com
一個媽媽在母乳喂養的道路上,會遭遇哪些困境?
我們采訪了一些在母乳喂養之路上,十分艱辛但還依然堅持著的媽媽們。
這些比悲傷還悲傷還悲傷的故事,請大家自備紙巾。
還在孕期的姐妹們,看了千萬別害怕,因為你就算害怕,該來的也躲不過,還不如提前做一下心理建設,總比到時候再崩潰要來的好。

不知道別人是不是這樣,但我的「開奶」過程極其痛苦。
即便在生娃之前讀了三本母乳喂養的科普書、無數的公眾號推文,買好了母乳內衣、溢乳護墊,信心滿滿地要做一個能堅持母乳喂養的媽媽,我依然差點沒有扛過這第一關。
對各種疼痛、不適和困難毫無心理準備,「學習」帶來的自信,一下子就被真實的痛楚擊得粉碎。
說這話的時候,一下把我拉回孩子剛出生的頭三天,「噩夢一般」的頭三天。

書上和醫生都說,娃娃一出生就盡快要貼身喂奶,我照做了;盡量多吮吸,我照做了。
但,「就是沒奶」,新生不滿三天的軟綿綿的孩子,會在任何時候迸發出響亮的哭泣。
你沒奶,讓孩子吃點奶粉吧。
她吃不飽,你別餓著她。
她都黃了,不多吃奶排不掉黃疸的,你自己看著辦。
……
身邊家人的催促,讓我陷入自我懷疑:我這么堅持,為什么?
即使我一天有 18 個小時乳頭是放在她嘴里的,她還是吃不夠?!我真的沒奶吧?一時又想起書上說的,只要堅持,孩子吃得越多產奶越快。
在那些反復向自己發問的晚上,我搞不清是不安、愧疚、自我矛盾對我來說比較折磨,還是來自乳房的疼痛讓我感到更痛苦。
是的,嬌嫩的她們從來沒有被如此頻繁地、粗暴地對待過。
來指導喂奶的開奶師,手勢熟練地將我乳頭在手指中捏扁塞入孩子口中,而一天數次的塞進拔出,即使是孩子尚且幼嫩的上下顎,亦依然讓我感受到針刺一樣的尖銳疼痛。
比起生產那一日的疼痛,哺乳的痛雖沒那么猛烈,卻像沒有結束之期的酷刑。
乳頭被吃破了,咬著牙接著喂,結痂,流血,再結痂……
那段時間,孩子一旦從熟睡中醒來、哭出聲來,我就開始感受到胸前的緊張。一邊疼著一邊哺乳,甚至在我先生的小腿上留下了一道疤痕,那是我在最疼得跺腳時不小心踢傷的。
細數整個哺乳期的困難,除了開奶,哺乳期夜奶的辛苦、奶水不足的困擾都是坎兒;更別提遇上漲奶、堵奶、乳腺炎……
近年來越來越多媽媽,選擇說出她們的哺乳之「痛」,讓這個曾經隱蔽的話題,被更多人關注。
圖片來源:@章子怡 微博截圖
脫口秀演員黃阿麗形容“母乳喂養就是場野蠻祭禮,提醒你你的身子現在是食堂了。”
所有人都可以帶著審判的目光,盯著你的乳房,看你有沒有奶,寶寶夠不夠喝,喂奶姿勢正不正確……
這一刻,你只是一頭“奶牛”,你的感受不重要,你連哭都不能哭。

熬過了生理關的母乳媽媽,每一個都可以說是英雄。
然而,這還只是開始。
后面的堅持很多時靠的是對母乳的信心。而影響信心的,往往又是新手媽媽身邊最親近、最「權威」、最信賴的長輩。
身邊因為長輩的不理解,母乳阻力重重的例子數不勝數。
有朋友和我說過,因為自己奶少,經常被婆婆念叨應該斷奶,總說寶寶吃不飽;一聽到孩子哭,就想給孩子喂奶粉。
孩子六個月前,需要純母乳,媽媽成了「容器」,也成了「背鍋俠」:
孩子哭了,是因為媽媽奶不夠;
孩子長疹子了,是媽媽奶的問題;
孩子大便硬了,是媽媽奶的問題;
孩子大便太稀了,是媽媽奶的問題;
孩子大便多了少了黃了黑了綠了,全是媽媽的奶的問題……

一位哺乳媽媽寫下的長筆記,看哭了數十萬人。
剛生完寶寶,媽媽強迫她吃十個雞蛋、喝豬蹄湯,否則“不發奶,你不配當媽”;
吸奶的時候,奶瓶里一半是奶一半是血,媽媽卻只關心“寶寶吃不了可惜了。”
寶寶長了濕疹,媽媽說都是她吃辣椒弄的;
寶寶深夜哭鬧,全家人都指責她弄的不好……
沒有人關心她累不累、疼不疼,連丈夫也只會怪她亂發脾氣,然后把哭鬧的孩子甩給她。
她說:“我應該是全世界最惡毒的人,我生下他為的就是和他們說的一樣折磨這個孩子的,所有的人,都是這樣認為的吧。”
這句話,令人心痛窒息。
家庭不是戰場,養娃焦頭爛額的事情已經太多了,新媽媽除了要面對生理變化帶來的諸多不適,還要面對激素變化帶來的情緒波動。
此時此刻,她需要的不是一個緊緊張張的、磕磕碰碰的家庭氛圍,支持、鼓勵,比起懷疑、指責顯然是更能幫助她、幫助孩子的。

據說,超過六成的新媽媽動過辭職的念頭。原因是產假結束后“怎么喂奶?”成了難題。
奇葩說的陳銘,曾這樣描述過在外吸奶媽媽的日常:
兩個小時一次,媽媽就要去吸奶了。媽媽左手提著一個儲奶箱,右手提著一個吸奶器,要找地方。去哪兒,你們知道媽媽能去哪兒嗎?她找一個安全的,她要找一個溫馨的,干凈的環境讓她吸奶。
圖片來源:奇葩說
每天,只要我們稍微留心觀察,便會發現身邊有很多背著重重冰包的女人。
迫于現實的無奈,她們左手拎起電腦包的同時,右手拎起了背奶包,義無反顧地行走在職場和母愛的路上,她們就是背奶媽媽。
如果問媽媽們,上班時都找什么地方吸過奶?
答案五花八門又心酸,沒點「厚臉皮」的精神,真的堅持不下來:
廁所隔間;
在會議室里,用椅子擋著門;
工位的辦公桌底下;
保潔阿姨休息的小隔間……
為了不影響同事拿東西,我甚至躲過在雜物間的窗簾后面,望著樓外,聽著背后同事進出的窸窣聲擠過奶......
職場中的母乳媽媽猶如在夾縫之中,每天都有無數好心的聲音,勸你給孩子吃奶粉吧!
有些媽媽被現實的困難「勸退」,在重回職場時選擇放棄了母乳;堅持下來的媽媽,面臨著平衡工作、生活、吸奶的挑戰:
她們如此努力只不過想做一名稱職的母親、一名合格的雇員而已。

不用上班的媽媽們是不是就能輕松愉快呢?并不是!
▽
不得已,在公共場合喂奶的媽媽,甚至被路人偷拍甚至發到網上「曝光」。
曾有新聞報道,一位年輕媽媽在公交車上哺乳時被一個老人偷拍,老人偷拍后還連發三四個微信群,進行網絡嘲諷。
圖片來源:@人民網
輿論的壓力,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吃瓜群眾的不理解,讓堅持母乳喂養,困難重重!
不僅僅是這些,媽媽們說起喂奶“血淚史”,三天三夜真不夠講!
1
“喂奶的痛是'鉆心'的痛”
“小兔崽子!”
“你能別咬我嗎?”
▽

2
“一覺睡到天亮”
不存在的
半夜喂奶是常事
從此睡眠是路人
▽

3
為了娃的那口奶
飛禽走獸我都吃吐了
不想吃東西
逼著自己吃東西的痛苦你懂嗎?
▽

4
“為了喂寶寶母乳
我乳房還得病了”
▽

......
經歷了母乳喂養的“九九八十一難”
媽媽們依舊沒有選擇放棄
有句話是這么說的——
有時候,母親的愛流淌在乳汁里
有時候,母親的愛儲存在奶瓶里
一瓶奶粉就能搞定的事情
為什么要堅持母乳喂養?
01
很多科學研究都證明,母乳的營養能完美匹配寶寶的需求,營養成分高達 400 種。相比普通配方奶,區別不是一點點。
而堪比黃金的初乳,營養價值更高,更多的蛋白質、鹽分、抗體和免疫物質,對于新生寶寶來說,非常重要。

02
母乳是媽媽和寶寶情感的連接
母乳不單單是寶寶營養的來源,更是維系親子關系的重要紐帶。
母乳能隨時隨地想喝就喝,給到寶寶最快速的反回應,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建立起最初的安全感。
03
母乳的營養是“智能可進化的”
母乳并不是一成不變的,它的分泌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。
隨著寶寶的月齡增長,寶寶不同階段的需求不同,母乳中營養成分的比例也會發生改變:比如初乳的乳糖和脂肪含量低,更適合新生寶寶消化吸收。
而每一個媽媽,一天中的母乳也都是不一樣:比如前奶的水分多,更能給寶寶補充水分;而后奶的脂肪多,能更好地填飽寶寶肚子。
所以,每個媽媽的母乳對于寶寶來說都是獨一無二、「個性訂制」的。

04
這個世界上,唯一能增強寶寶抵抗力的,就是母乳。
母乳中含有的溶菌酶,分泌性免疫球蛋白 A(sIgA)和乳鐵蛋白,這三種結合在一起,能起到抑菌和殺菌的作用,幫助嬰兒抵御感染和疾病。
05
母乳對媽媽也有很多好處
母乳喂養不僅僅對寶寶有利,對母親的益處也是毋庸置疑的。
最直接的就是有利于產后惡露的排出,促進子宮的收縮和恢復。
同時,母乳喂養對于降低患卵巢癌、乳腺癌、骨質疏松、2 型糖尿病和產后抑郁的風險也有幫助。
偷偷告訴你,堅持母乳,也是最好的瘦身方式哦。
母乳喂養對幾乎所有嬰兒來說,都是最自然、最完美的喂養方式,母乳喂養對嬰兒和母親都有巨大的好處。
希望每個媽媽在母乳喂養路上,都不是無助孤單的。
請記得,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。
堅持母乳喂養這條路真的很難很難。
有多少次打擊和挫敗,就會萌生多少次想要放棄的念頭。
但不管再難,還是想要堅持下去,想義無反顧地走下去。
因為每個媽媽都希望把母乳這份最珍貴的禮物送給孩子。
感謝ta,出現在我們的生命里,成為我們一生中最耀眼的光芒。